- 相关文章
ESR1突变是E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发生与芳香化酶抑制剂(AI)或氟维司群治疗失败密切相关。艾拉司群作为新型口服SERD,通过特异性降解突变型雌激素受体,为ESR1突变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手段,但其胃肠道不良反应需通过规范管理优化治疗获益。
ESR1突变导致雌激素受体(ER)构象改变,使其不依赖雌激素配体即可持续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逃逸传统内分泌治疗的抑制。EMERALD试验中,艾拉司群在ESR1突变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RR)达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且疗效与突变位点无关(涵盖Y537S、D538G等常见突变)。这一结果证实了艾拉司群对多种ESR1突变亚型的广泛覆盖能力。
与氟维司群相比,艾拉司群的口服剂型具有显著优势。氟维司群需肌肉注射,且在ESR1突变患者中的中位PFS仅1.9个月,而艾拉司群通过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口服吸收率>60%)和持续靶点抑制,实现了更持久的疗效。此外,艾拉司群对CDK4/6抑制剂耐药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优于氟维司群,为其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胃肠道不良反应管理:分级干预与个体化支持
艾拉司群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以恶心(35%)、呕吐(19%)和腹泻(12%)为主,多发生于治疗初期(前2周),且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3/4级恶心发生率仅2.5%,但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管理策略需基于不良反应分级:
轻度反应(1级):建议分次进食、避免高脂饮食,并使用生姜等天然止吐剂。例如,每日3次口服生姜提取物(1g/次)可显著缓解恶心症状。
中度反应(2级):需启动药物治疗,首选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8mg每日3次)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10mg每日3次)。若症状持续>3天,可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4mg每日1次,连用3天)。
重度反应(3/4级):需暂停艾拉司群治疗,直至不良反应降至≤1级。恢复用药时,剂量应减至220mg每日1次,并延长给药间隔(如隔日一次)。若反复出现重度反应,需评估是否继续治疗或切换至其他方案。
腹泻的管理需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对于非感染性腹泻,可使用洛哌丁胺(首次4mg,随后每2小时2mg)控制症状;若每日排便次数>5次或伴发热,需排除感染后使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调节肠道菌群。
长期治疗中的动态监测与剂量优化
艾拉司群的疗效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但个体差异显著。治疗初期(前3个月)需每月监测肝功能(ALT/AST)和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后续每3个月复查一次。对于出现3级以上肝功能异常(ALT/AST>5倍ULN)或血脂异常(LDL-C>4.1mmol/L)的患者,需暂停用药并启动保肝(如双环醇)或调脂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待指标恢复正常后恢复用药。
剂量调整需综合评估疗效与安全性。若治疗12周后肝脏脂肪含量(MRI-PDFF)下降<30%或PFS未达预期,可考虑剂量递增至445mg每日1次(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反之,若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可减量至220mg每日1次或延长给药间隔。
艾拉司群通过精准靶向ESR1突变和优化的口服剂型,为ER阳性乳腺癌后线治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选择。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虽常见,但通过分级管理和个体化支持可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

艾拉司群仿制药现已于老挝成功上市,其中老挝版luciElace备受关注。对于有相关用药需求的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若您打算购买艾拉司群仿制药luciElace,推荐您登录印度全球药房的中文官网——http://www.ingpharma.com进行下单操作。该网站是印度全球药房唯一的官方中文网站,能为您提供正品保障。在购买期间,如果您对药品规格、价格、下单流程,或是物流配送等方面存在疑问,欢迎随时咨询ING药房客服。专业的客服团队将竭诚为您服务,助您顺利购得所需药品。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