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治疗格局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广泛应用显著改善,但T315I突变等耐药问题仍导致约30%患者面临治疗困境。阿西米尼(Asciminib)作为全球首个特异性靶向ABL肉豆蔻酰口袋抑制剂(STAMP抑制剂),通过创新机制突破传统TKI的耐药瓶颈,其临床应用中胰腺毒性的精准管理成为关键。
耐药CML治疗中的突破性疗效
阿西米尼在耐药CML患者中展现出显著优势。III期ASCEMBL研究纳入233例对≥2种TKI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期CML患者,结果显示,阿西米尼组24周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达25.5%,显著高于对照组博舒替尼的13.2%;48周时MMR率提升至37.6%,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达40.8%。针对T315I突变这一“耐药堡垒”,I期试验中阿西米尼单药治疗(200mg每日两次)的24周MMR率为45.9%,48周提升至48.9%,96周时仍高达8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4个月,远超传统TKI的历史数据(PFS约6-9个月)。
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2025年美国血液科医师小组的回顾性分析纳入48周持续治疗患者,68.3%达到或维持MMR,且在一线TKI耐药/不耐受、不同代际TKI等亚组中结果一致。此外,阿西米尼与达沙替尼联用方案通过同时靶向ATP结合口袋和肉豆蔻酰口袋,早期数据显示MMR率提升至90%,为多重耐药患者提供新策略。
胰腺毒性的监测与管理策略
尽管阿西米尼的总体安全性优于传统TKI,但其胰腺相关不良反应仍需重点关注。I期试验中,3级及以上脂肪酶升高发生率为18.8%,胰腺炎发生率为4.2%,但仅2例患者因胰腺炎永久停药,且无相关死亡病例。ASCEMBL研究中,阿西米尼组胰腺炎发生率(2.1%)显著低于博舒替尼组(5.3%),且所有事件均通过剂量调整或短期停药得到控制。
胰腺安全性监测需遵循以下策略:
基线评估:治疗前检测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胰腺超声,排除既往胰腺疾病。合并糖尿病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高危患者,建议从低剂量(40mg每日两次)起始,逐步滴定至目标剂量。
治疗期间监测:前3个月每2周检测脂肪酶/淀粉酶,之后每月监测;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时立即检测。研究显示,96%的胰腺炎事件发生在治疗前6个月,因此需加强早期监测。
分级处理:1-2级脂肪酶升高可继续治疗,避免高脂饮食;3级脂肪酶升高或胰腺炎需暂停用药,给予支持治疗(如禁食、静脉补液),待指标恢复正常后恢复治疗;4级或复发性胰腺炎需永久停药。
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数据支持
阿西米尼的长期随访数据证实其风险-获益比。在T315I突变患者中,治疗24个月时96%的患者维持MMR,且胰腺炎发生率未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此外,阿西米尼组≥3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56.4%)显著低于博舒替尼组(68.4%),因AE导致治疗中断的比例仅7.7%,而对照组达26.3%。
阿西米尼asciminib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商品名为:LuciAsc(老挝卫生部批准上市)。如需购买阿西米尼仿制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