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其复发后的治疗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伊沙佐米作为第三代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凭借其便捷的给药方式与可控的毒性特征,已成为复发/难治性MM(RRMM)的重要治疗手段。
伊沙佐米的标准剂量为4mg口服,每周一次,连续用药2周后停药1周(28天为一个周期),常与来那度胺(25mg/日,第1-21天)和地塞米松(40mg/周,分两次给药)组成三联方案。该方案基于关键Ⅲ期TOURMALINE-MM1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0.6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4.7个月。然而,真实世界数据显示,患者耐受性差异显著,需通过剂量调整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调整:肾功能损害是MM常见并发症,约40%患者存在肌酐清除率(CrCl)<60ml/min。研究显示,重度肾功能不全(CrCl<30ml/min)或需透析的患者,伊沙佐米血药浓度较正常人群升高39%,但药物暴露量(AUC)增加未显著影响疗效。基于药代动力学数据,此类患者推荐起始剂量降至3mg,且无需根据透析时间调整给药时机。一项纳入12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证实,3mg剂量组的中位PFS达18.3个月,与标准剂量组无显著差异,但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22%。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优化:肝功能损害对伊沙佐米代谢的影响较小,中度(总胆红素1.5-3倍上限)或重度(总胆红素>3倍上限)肝损伤患者AUC仅增加20%。临床实践中,此类患者建议起始剂量减至3mg,并密切监测转氨酶水平。一项针对肝转移癌合并MM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3mg剂量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4mg组降低15%,且未影响疾病控制率。
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65岁以上患者占MM总人群的60%以上,其合并症多、耐受性差。研究显示,老年患者使用标准剂量时,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年轻患者高18%,但疗效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体能状态评分(ECOG)≥2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3mg,并根据血小板计数动态调整:若治疗第14天血小板<50×10⁹/L,则下一周期剂量减至2.3mg。
用药教育:从服药规范到不良反应管理
服药时间与方式:伊沙佐米需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减少食物对吸收的干扰。胶囊需整粒吞服,不可咀嚼或打开,否则可能破坏肠溶包衣,导致胃肠道刺激。一项患者依从性调查显示,规范服药时间可使药物暴露量提升12%,疗效显著优于随意服药者。
漏服与呕吐处理:若漏服且距下次给药时间≥72小时,可补服漏服剂量;若<72小时,则跳过该次剂量,不得加倍服用。服药后呕吐无需补服,但需记录呕吐次数并告知医师。真实世界数据显示,漏服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血药浓度波动,增加耐药风险。
不良反应监测与干预:
血液学毒性:血小板减少是伊沙佐米最常见不良反应,中位最低点出现在治疗第14-21天。建议每周监测血常规,若血小板<50×10⁹/L或出血倾向明显,需暂停治疗并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或输注血小板。
胃肠道反应:腹泻发生率约34%,多为一过性。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中重度需使用洛哌丁胺或蒙脱石散。便秘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
感染预防:伊沙佐米可能抑制免疫系统,增加带状疱疹风险。所有患者需接受抗病毒预防治疗(如伐昔洛韦300mg/日),并避免接触儿童或免疫力低下人群。
伊沙佐米仿制药现已成功登陆老挝市场,其商品名定为LuciXaz,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若您考虑购买伊沙佐米仿制药,或是希望获取原研药,均可通过印度全球药房的中文官方网站——http://www.ingpharma.com进行便捷下单。该网站作为印度全球药房唯一官方中文门户,不仅商品信息全面,而且交易流程安全可靠。在下单前后,如果您对药品信息、价格、库存或是物流等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联系ING药房的专业客服团队。我们将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您解答每一个问题,确保您的购药之旅顺畅无忧。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