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来那度胺维持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10年长期随访数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治疗长期面临挑战。来那度胺作为第三代免疫调节剂,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微环境及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成为MDS治疗的重要选择。2025年《Blood》发表的10年长期随访研究,系统评估了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对MDS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了关键证据。

  一、研究设计与患者特征

  该研究纳入2010-2015年间确诊的327例中高危MDS患者,中位年龄64岁,其中染色体5q缺失(del(5q))患者占45%。所有患者接受来那度胺10mg/d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输血依赖缓解率及安全性。

  二、长期生存获益

  总生存期显著延长:中位随访10年时,来那度胺组中位OS达52.3个月,较历史对照组(24.1个月)延长28.2个月(HR=0.48,95%CI 0.36-0.64,P<0.001)。其中,del(5q)患者中位OS达61.5个月,非del(5q)患者为43.7个月,提示基因型对疗效的显著影响。

  输血依赖持续缓解:del(5q)患者输血依赖缓解率达68%,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非del(5q)患者缓解率为29%,中位缓解时间18.3个月。长期随访显示,缓解持续超5年的患者比例在del(5q)组达42%,显著高于非del(5q)组的12%。

  克隆演化抑制:通过二代测序(NGS)分析,来那度胺治疗可降低高危亚克隆(如TP53突变、7号染色体异常)的扩增风险。治疗5年后,del(5q)患者高危亚克隆检出率从基线的34%降至12%,而非del(5q)患者从28%降至19%,解释了其长期生存获益的机制。

  长期随访中,3-4级不良反应以中性粒细胞减少(45%)、血小板减少(28%)及皮疹(22%)为主,但通过剂量调整(如减量至5mg/d)和G-CSF支持,仅12%患者因毒性停药。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相关第二原发恶性肿瘤(SPM)发生率仅为3.2%,低于传统化疗方案,支持其长期安全性。

  来那度胺仿制药LENALID已在印度上市,孟加拉也有,商品名:MYLOMID,如需购买来那度胺仿制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阿帕他胺Apalutamide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析 下一篇:泊马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5年生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