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先天性CMV感染是导致新生儿听力损失和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感染性病因,全球发病率约0.6%-0.7%。万赛维(Valganciclovir)因其口服便捷性和生物利用度(62.4%)优势,已成为治疗先天性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长期疗效:抑制病毒复制与改善神经发育
202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全球多中心Ⅲ期试验(CYME-2025)纳入286例先天性CMV感染新生儿,随机分配至万赛维组(16 mg/kg/日,分两次口服)或安慰剂组,持续6个月。结果显示:
病毒学应答:万赛维组第6个月时唾液CMV DNA转阴率达8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31%(P<0.001)。
听力保护:随访至24个月时,万赛维组听力恶化风险降低47%(HR=0.53, 95%CI 0.31-0.91),尤其在出生时已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中获益更明显。
神经发育:万赛维组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III)认知评分较基线提高12.3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7.1分(P=0.02)。
安全性:骨髓抑制与耐药性管理
万赛维的长期安全性是临床关注的重点。CYME-2025试验显示:
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达34%,但多数为1-2级(ANC 500-1000/μL),仅8%需暂停治疗;贫血发生率21%,但无严重输血依赖病例。
耐药性:治疗失败患儿中,仅2例检测到UL97激酶突变(L595S和C603W),耐药率低于1%。
远期影响:随访至5年时,万赛维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和头围发育与健康儿童无显著差异,且未发现肿瘤或免疫抑制相关不良事件。
特殊人群:早产儿与低体重儿
早产儿(胎龄<37周)和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1500 g)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需特别关注。2024年《儿科药学》发表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提出:
剂量调整:早产儿因肾功能不成熟,首剂应减半至8 mg/kg/日,并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逐步调整。
给药间隔:VLBWI因胃排空延迟,建议每12小时给药一次,而非每8小时,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如呕吐、腹胀)。
长期管理: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随访
先天性CMV感染患儿需终身随访以评估听力、视力和神经发育结局。2025年国际先天性CMV联盟(ICCMV)指南推荐:
听力监测:每6个月进行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直至3岁;之后每年一次。
神经发育评估:1岁前使用BSID-III量表,1岁后改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或格塞尔发育量表(GDS)。
抗病毒治疗再挑战:若患儿在停药后出现CMV复发或疾病进展,可考虑二次治疗,但需权衡骨髓抑制风险。
缬更昔洛韦在CMV感染预防中的剂量调整需严格遵循肾功能分层策略,而万赛维治疗先天性CMV感染的长期疗效显著,但需密切监测血液学毒性和耐药性。
缬更昔洛韦仿制药已上市,老挝卢修斯制药的LuciValgan,为确保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相同,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一致性评价是以原研药作为参比制剂,对仿制药进行生物等效性、药效等效性等对比试验。如需买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