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贝达喹啉作为耐药结核治疗基石药物,其剂量设计需兼顾抗菌效能与毒性控制,尤其在联合用药背景下更需精准调整。
阶梯式剂量方案
成人标准剂量:第1-2周每日400mg,第3-24周每周3次200mg,需与食物同服以提升生物利用度。
儿童剂量:6岁以上按体重分层:16-30kg者前2周每日200mg,后22周每周3次100mg;30kg以上采用成人剂量。2023年WHO更新指南推荐100mg及20mg剂型,便于儿童分剂量服用。
特殊人群: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终末期肾病患者需监测电解质及QT间期。
联合用药优化策略
核心组合原则:必须与至少3种体外敏感药物联用,避免单独使用。2024年短程方案(如9个月BDLLfxZ方案)显示,贝达喹啉与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联用可显著提升痰菌阴转率。
药物相互作用规避:
禁止与延长QT间期药物(如莫西沙星、氯法齐明)联用,若必须合用需加密心电图监测。
避免与CYP3A4强诱导剂(利福平)联用,否则血药浓度下降40%;与抑制剂(如伊曲康唑)联用时需减半贝达喹啉剂量。
肝毒性协同管理:与吡嗪酰胺、利福平联用时,肝损伤风险增加,需每月检测ALT/AST,并避免联用其他肝毒性药物。
安全性管理要点
心脏监测:治疗前筛查电解质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QT延长危险因素,治疗期间每4周复查心电图。
肝保护措施:用药前评估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治疗期间禁酒,慎用中草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漏服处理:前2周漏服不补,第3周起漏服200mg需在12小时内补服,若超过12小时则跳过并维持原方案。
个体化调整方向
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建议采用“低剂量起始、缓慢递增”策略,前2周每日200mg,第3周起每周3次100mg,同时加强肾功能及电解质监测。2025年全球耐药结核治疗共识强调,贝达喹啉的剂量调整需基于药代动力学模型,而非经验性减量。
贝达喹啉(Bedaquiline,PHOBEDA)已在老挝上市,如需用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