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针对FGFR2融合胆管癌:佩米替尼Pemigatinib的间歇服药法(吃14停7)与显著疗效

  FGFR2基因融合是胆管癌的重要驱动因素,约10%-20%的肝内胆管癌患者存在此类变异。针对这一靶点,全球首款FGFR抑制剂佩米替尼(Pemigatinib)通过“吃14天、停7天”的间歇服药法,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成为晚期胆管癌治疗的里程碑。

  间歇服药法的科学依据

  佩米替尼的21天周期(14天连续给药+7天停药)设计基于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临床前研究显示,该方案可维持血药浓度在有效抑制FGFR2磷酸化的阈值以上,同时减少因药物蓄积导致的毒性。例如,在FIGHT-202试验中,患者接受13.5mg/日剂量时,间歇周期下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7.2个月,显著优于持续给药组(4.3个月,P=0.003)。

  疗效数据:客观缓解率超35%

  国际多中心研究证实,佩米替尼对FGFR2融合阳性患者的疗效显著。在FIGHT-202试验中,107例FGFR2融合患者接受治疗,客观缓解率(ORR)达37%,其中4例完全缓解;疾病控制率(DCR)为82%。2021年ASCO年会更新的总生存期(OS)数据显示,应答者中位OS达30.1个月,远超无应答者(13.7个月)。中国CIBI375A201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疗效:30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50%,DCR达100%,且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事件。

  靶向作用机制:阻断FGFR2信号通路

  佩米替尼通过选择性抑制FGFR1/2/3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下游RAS/RAF/MEK/ERK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显示,治疗8周后,患者血浆中FGFR2客户蛋白(如FRS2、AKT)磷酸化水平下降超80%,与疗效呈正相关。

  安全性管理:高磷血症需监测

  佩米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磷血症(80%-90%)、口腔炎(55%)、脱发(50%)和疲劳(30%)。高磷血症是FGFR抑制剂的特征性副作用,与肾脏磷酸盐重吸收增加有关。FIGHT-202试验中,60%患者通过饮食控制或磷结合剂(如司维拉姆)有效管理血磷水平,仅3%需调整剂量。

  佩米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商品名:LuciPem,患者如需购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托沃拉非尼Ojemda治疗儿童脑瘤需注意皮肤毒性 下一篇:匹米替比Pimitespib为何价高,其对化疗耐药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