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司拉德帕虽为PBC治疗带来新希望,但其长期用药需严格监测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印度全球药房基于国际指南与真实世界数据,制定系统性监测方案。
肝功能监测:早期识别肝损伤风险
治疗初期(前3个月)需每月检测ALT、AST及总胆红素(TBIL),稳定后每3个月复查。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停药:
ALT/AST≥3×ULN或TBIL≥2×ULN;
符合临床肝炎体征(如黄疸、右上腹疼痛)。
III期试验中,2.5%的患者出现ALT/AST升高≥3×ULN,其中1例因药物性肝损伤永久停药。风险分层显示,基线ALT/AST>1.5×ULN或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肝酶异常风险增加3.2-4.7倍。
瘙痒与生活质量评估:量化症状改善
瘙痒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司拉德帕通过降低胆汁酸水平显著缓解瘙痒,但需定期评估疗效:
基线评估:记录瘙痒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
治疗期监测:每3个月复查NRS评分,若第6个月评分下降<2分需调整剂量;
瘙痒日记:患者每日记录瘙痒发作频率与强度,辅助医生判断药物控痒效果。
RESPONSE试验中,司拉德帕组患者瘙痒评分较基线下降3.2分,80%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药物相互作用管理:避免联用禁忌
司拉德帕是CYP2C9和CYP3A4的底物,需避免与强效抑制剂联用:
CYP2C9抑制剂:如磺胺苯唑,可能使司拉德帕AUC升高2倍以上;
OAT3抑制剂:如丙磺舒,可能增加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
胆汁酸螯合剂:如考来烯胺,需间隔≥4小时服用以避免吸收冲突。
长期随访:防范骨折与代谢异常
司拉德帕可能影响骨代谢,绝经后女性需每年检测骨密度。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脂异常(如LDL-C升高),需每6个月监测血脂四项,必要时启动他汀治疗。
司拉德帕通过精准调控胆汁酸代谢与炎症通路,为UDCA应答不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提供有效治疗选择。印度全球药房强调,严格遵循监测方案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获益。
司拉德帕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商品名:LuciSelade,如需用药,可在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印度全球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