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瑞美吉泮vs曲普坦类: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的头对头研究

  偏头痛作为全球第二大神经系统致失能性疾病,其急性期治疗长期依赖曲普坦类药物,但约30%-40%患者存在疗效不足或禁忌症。瑞美吉泮作为首个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通过靶向阻断CGRP信号通路,为急性期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基于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及真实世界数据,本文系统对比两类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核心疗效:瑞美吉泮实现快速且持续缓解

  在Ⅲ期BHV3000-310研究中,中韩两国1431例偏头痛患者随机接受瑞美吉泮75mg或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服药后2小时,瑞美吉泮组无痛比例达20%(安慰剂组11%),最困扰症状(MBS)消除率达50%(安慰剂组36%)。关键次要终点方面,瑞美吉泮组在2小时疼痛缓解率、功能障碍恢复率及24小时内无需补救药物比例上均显著优于安慰剂。

  对比曲普坦类药物,瑞美吉泮的疗效优势体现在持久性。美国Ⅲ期研究显示,单次服用瑞美吉泮后,48小时内持续无痛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佐米曲普坦(32% vs. 18%)。此外,瑞美吉泮在服药后1小时即可恢复患者正常功能,而曲普坦类药物平均需2.5小时。

  安全性:突破传统药物禁忌限制

  曲普坦类药物通过收缩脑血管发挥作用,但这一机制导致其禁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美国FDA监测数据显示,曲普坦类治疗期间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3倍。相比之下,瑞美吉泮无血管收缩作用,Ⅲ期研究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无差异(0.5% vs. 0.3%),使其成为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的安全选择。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是曲普坦类的另一重大风险。长期追踪研究显示,每月使用曲普坦类药物≥10天的患者,MOH发生率达38%,而瑞美吉泮在52周开放标签研究中未发现MOH病例。此外,瑞美吉泮不引起消化道出血(NSAIDs风险)或中枢抑制(地坦类风险),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真实世界证据:重塑临床实践

  粤港澳地区真实世界研究纳入328例偏头痛患者,结果显示:瑞美吉泮治疗满意度达82%,显著高于曲普坦类药物的59%。患者偏好主要源于其便捷性——口崩片无需饮水即可服用,且呕吐后仍可保持疗效。经济性方面,瑞美吉泮纳入中国医保后年治疗费用降至3万元,较进口CGRP单抗降低50%,进一步推动其临床应用。

  如需使用Rimegepant瑞美吉泮,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 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泊洛妥珠单抗联合R-CHP:DLBCL一线治疗新标准? 下一篇:米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IL-23抑制剂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