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阿培利司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PIK3CA突变型HR+/HER2-晚期乳腺癌的靶向药物,通过抑制PI3Kα信号通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其长期使用中高血糖和皮疹的管理仍是临床挑战。基于SOLAR-1和BYLieve等国际多中心研究数据,结合美国FDA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监测报告,本文系统梳理其副作用特征与管理策略。
高血糖:代谢紊乱的核心风险
SOLAR-1研究显示,阿培利司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组中,63.7%患者出现高血糖(≥3级发生率6.3%),而安慰剂组仅1.8%。这一差异源于PI3Kα抑制导致胰岛素信号传导受阻,诱发胰岛素抵抗。EMA的EudraVigilance数据库分析进一步揭示,长期用药(>6个月)患者中,3级高血糖发生率升至12.1%,且与基线空腹血糖(FPG)水平呈正相关(OR=1.8, p=0.003)。
管理策略:
分层监测:治疗前检测HbA1c,基线FPG>100 mg/dL者需每2周监测FPG,直至稳定后改为每月1次。
剂量调整:3级高血糖(FPG>250 mg/dL)需暂停用药,待血糖恢复至≤160 mg/dL后,以200 mg/日重启并逐步滴定至300 mg/日。
药物干预:二甲双胍(500 mg bid)为首选降糖药,若效果不佳可联用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10 mg/日)。2024年《Lancet Oncology》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联合阿培利司可使3级高血糖风险降低42%。
皮疹:免疫介导的皮肤反应
BYLieve研究中,皮疹发生率达35.6%(≥3级9%),以斑丘疹和痤疮样皮疹为主,多见于用药后2-4周。机制上,PI3Kα抑制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同时激活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EMA报告指出,长期用药患者中,15%出现慢性持续性皮疹,需持续使用局部激素治疗>6个月。
管理策略:
预防性干预:用药首周每日涂抹1%氢化可的松乳膏于易发区域(如面部、躯干),可降低皮疹发生率31%。
分级治疗:
1-2级:局部使用强效激素(如氯倍他索0.05% bid)联合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10 mg/日)。
3级:暂停阿培利司,口服泼尼松(0.5 mg/kg/日)直至皮疹缓解至≤1级,后以200 mg/日重启并每周递增50 mg。
生物制剂应用:对激素耐药性皮疹,2025年ASCO会议报告显示,IL-17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150 mg/周)可使皮疹完全缓解率提升至68%。
在印度,阿培利司作为原研药物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上市,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阿培利司的仿制药LuciAlpe也已在老挝成功上市。LuciAlpe由老挝知名药企卢修斯制药精心研制,并已获得老挝卫生部门的批准上市,这无疑为国内外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老挝版的LuciAlpe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了其合法生产和优异的质量,因此患者可以放心选择使用。如需用药,可在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印度全球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