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作为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亚型,其治疗格局因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的引入发生根本性转变。然而,第一代BTKi伊布替尼因脱靶效应导致的心血管毒性(如房颤、高血压)长期制约患者生存质量。新一代高选择性BTKi阿可替尼通过结构优化,在保持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其5年生存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5年生存率与疾病控制:非劣效性验证
ELEVATE-RR研究是首个头对头比较阿可替尼与伊布替尼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纳入533例复发/难治性高危CLL患者(含17p缺失或TP53突变)。中位随访40.9个月时,阿可替尼组与伊布替尼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无显著差异(HR 0.95,95% CI 0.79-1.15),但阿可替尼组3-4级房颤/房扑发生率显著降低(9% vs. 24%,P=0.001),高血压发生率降低62%(9% vs. 23%)。这一结果验证了阿可替尼在维持疗效的同时,通过减少脱靶效应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安全性优势:长期治疗依从性保障
澳大利亚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对529例经治CLL患者的安全性分析显示,阿可替尼组因不良反应(AE)停药率较伊布替尼组降低43%(HR 0.62,95% CI 0.41-0.93)。具体而言,阿可替尼组3级以上关节痛、肌肉痉挛发生率降低50%以上,而头痛、咳嗽等轻度AE虽略高,但未影响治疗持续性。此外,阿可替尼对EGFR、ITK等激酶无抑制作用,避免了伊布替尼相关的皮疹、腹泻等脱靶效应,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特殊人群获益:老年与心血管高危患者
CL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超65岁,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ELEVATE-RR亚组分析显示,在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阿可替尼组5年PFS率较伊布替尼组提高12%(68% vs. 56%),且未新增致命性心脏事件。中国CSCO指南基于此数据,将阿可替尼列为初治老年CLL患者的III级推荐方案,强调其在长期治疗中的安全性优势。
尽管阿可替尼耐药以BTK
C481S突变为主(发生率20%-30%),但匹妥布替尼等非共价BTKi可克服此类突变,为后续治疗提供选择。此外,阿可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的II期试验显示,复发/难治性CLL患者2年PFS率达72%,完全缓解率(CR)提升至23.9%,显著优于单药治疗。
孟加拉耀品国际的Acalanib和老挝东盟制药的Acaluni均已上市,如需购买阿可替仿制药,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