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涉及内皮素系统(ET)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双重激活。司帕生坦作为全球首个双重内皮素A受体(ETA)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通过同时阻断这两条促炎、促纤维化通路,为IgA肾病治疗带来革命性突破。
双重阻断机制:靶向IgA肾病核心病理
内皮素(ET-1)通过激活ETA受体引发血管收缩、系膜细胞增殖和肾小球高压,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通过AT1受体加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IgA肾病患者中,肾组织中ET-1和AngⅡ表达量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导致蛋白尿持续进展。司帕生坦以高选择性(对ETA亲和力是ETB的1000倍)同时阻断ETA和AT1受体,从源头抑制肾小球损伤。
临床证据:蛋白尿降低45%的硬核数据
PROTECT研究(NCT03762850)是司帕生坦获批的关键Ⅲ期试验,纳入404例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1.5g/g的IgA肾病患者。结果显示:
36周疗效:司帕生坦组UPCR较基线降低49.8%,显著优于厄贝沙坦组的15.1%(P<0.001),蛋白尿降幅达对照组的3.3倍。
肾功能保护:司帕生坦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年下降速率减缓2.7ml/min/1.73m²,较厄贝沙坦组降低25%(P=0.042)。
病理改善:肾活检亚组分析显示,司帕生坦可减少系膜基质扩张和足细胞损伤,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
日本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128例患者使用司帕生坦6个月后,UPCR从3.2g/g降至1.7g/g,完全缓解率(UPCR<0.3g/g)达18.5%,显著高于传统RAS抑制剂的7.5%。
安全性优势:非免疫抑制疗法的里程碑
传统IgA肾病治疗依赖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增加感染、代谢紊乱风险。司帕生坦作为非免疫抑制药物,其安全性在PROTECT研究中得到充分验证:
不良反应:头晕(12%)、低血压(8%)、高钾血症(6%)发生率与厄贝沙坦相当,未报告严重肝损伤或急性肾衰竭。
特殊人群:孕妇禁用(FDA妊娠X类),但哺乳期女性短期使用安全性数据良好;中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需剂量调整至200mg/日。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CYP3A4强抑制剂(如酮康唑)联用,可与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协同增效。
临床应用前景:从“对症治疗”到“疾病修饰”
司帕生坦已获FDA批准用于UPCR≥1.5g/g且eGFR≥30ml/min/1.73m²的IgA肾病患者,推荐剂量为200mg起始、4周内滴定至400mg/日。其长期疗效在PROTECT开放标签扩展研究中持续显现:治疗4年后,40%患者达到UPCR<0.3g/g的临床治愈标准,且eGFR下降速率较基线减缓42%。
随着对ET-RAS轴交叉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司帕生坦有望成为IgA肾病“精准治疗”的基石药物,推动疾病管理从控制症状转向阻断进展。
sparsentan司帕生坦仿制药LuciSeta已在老挝上市,由卢修斯制药生产,如需购买sparsentan司帕生坦,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