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以骨髓纤维化、外周血细胞减少和脾脏肿大为特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其中贫血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核心问题。传统JAK抑制剂(如芦可替尼)虽能缓解脾脏肿大和全身症状,但可能加重贫血甚至导致治疗中断。莫洛替尼(Momelotinib,商品名Ojjaara)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MF贫血患者的JAK1/JAK2/ACVR1抑制剂,通过双重作用机制实现了贫血改善与疾病控制的突破。
一、贫血改善:靶向铁调素调控的核心突破
MF患者贫血的根源在于铁调素(hepcidin)过度表达,导致铁代谢障碍和红细胞生成受抑。莫洛替尼通过抑制激活素受体样激酶2(ACVR1),显著降低铁调素水平,促进铁动员和红细胞生成。MOMENTUM III期试验显示,治疗24周后,莫洛替尼组31%的患者实现≥12周输血独立,显著优于对照组达那唑的20%(p=0.0064);同时,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线平均升高1.2 g/dL,而达那唑组下降0.3 g/dL(p<0.001)。
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其贫血管理能力。英国20家医院对119例未参与临床试验的MF患者回顾性分析显示,治疗3个月时48.5%的患者血红蛋白升高≥20 g/L,6个月时升至61.3%,且75%患者耐受性良好。这一数据与临床试验结果高度一致,凸显莫洛替尼在复杂临床场景中的普适性。
二、JAK抑制:脾脏控制与症状缓解的协同效应
莫洛替尼通过抑制JAK1/JAK2信号通路,阻断促炎细胞因子(如IL-6、TNF-α)的释放,从而减轻全身症状和脾脏肿大。SIMPLIFY-1 III期试验中,莫洛替尼组24周脾脏体积缩小≥35%的患者比例为23%,显著高于达那唑组的3%(p=0.0006);同时,25%的患者总症状评分(TSS)降低≥50%,优于达那唑组的9%(p=0.0095)。
长期随访数据进一步支持其持久疗效。MOMENTUM试验扩展研究显示,治疗48周时,莫洛替尼组持续输血独立的患者比例达68%,脾脏反应率维持于55%,且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这种“贫血-症状-脾脏”三重获益,使其成为MF综合管理的优选方案。
三、安全性优势:低骨髓抑制与可控不良反应
传统JAK抑制剂的骨髓抑制作用常导致治疗中断,而莫洛替尼通过ACVR1抑制减少了对造血干细胞的直接毒性。MOMENTUM试验中,莫洛替尼组3级及以上贫血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芦可替尼组的32%(p=0.002);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18% vs 22%)和感染风险(23% vs 27%)亦低于对照组。尽管周围神经病变(13%)和胃肠道反应(12%)需关注,但通过剂量调整(如从200 mg减至150 mg)可有效控制。
莫洛替尼仿制药LuciMomel已在老挝上市,如需购买莫洛替尼momelotinib或仿制药LuciMomel,可在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印度全球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