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布格替尼 vs 阿来替尼:ALK抑制剂一线治疗如何选择?

  本文基于ALTA-3研究数据,对比布格替尼与阿来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1. 研究背景与设计

  ALTA-3研究为头对头、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纳入248例克唑替尼耐药后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布格替尼组(125例)或阿来替尼组(123例)。主要终点为盲态独立评审委员会(BIRC)评估的PFS,次要终点包括OS、全身及颅内ORR等。

  2. 疗效对比

  PFS:布格替尼组与阿来替尼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9.3个月和19.2个月(HR=0.97,P=0.8672),两组无显著差异。

  颅内疗效:在基线可测量脑转移患者中,布格替尼组的颅内ORR为73%,中位起效时间1.9个月;阿来替尼组的颅内ORR为68%,中位起效时间3.5个月。两组颅内疗效相当,但布格替尼起效更快。

  OS:中期分析时OS数据不成熟,布格替尼组预估1年OS率为89%,阿来替尼组为96%。

  3. 安全性对比

  不良反应谱:布格替尼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7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56%)、高血压(34%)等;阿来替尼组以贫血(40%)、AST/ALT升高(38%/37%)为主。

  严重不良反应:布格替尼组3/4级CPK升高发生率为26%,脂肪酶升高7%;阿来替尼组3/4级ALT/AST升高分别为6%/5%,贫血6%。

  治疗中断率:布格替尼组因不良反应停药率为5%,阿来替尼组为2%;剂量调整率分别为21%和11%。

  4. 临床决策建议

  疗效优先:若患者存在基线脑转移或需快速控制颅内病灶,布格替尼因颅内起效更快、缓解率更高,可能为更优选择。

  安全性考量:对肝功能异常或贫血风险较高的患者,阿来替尼的耐受性更佳;布格替尼需密切监测CPK及心血管毒性。

  经济性:两者均已纳入医保,但布格替尼的月治疗费用可能略低于阿来替尼,需结合患者经济状况综合评估。

  耐药机制:探索布格替尼与阿来替尼对不同ALK耐药突变的抑制活性差异。

  联合治疗:研究布格替尼或阿来替尼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疗效。

  布格替尼与阿来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疗效相当,但布格替尼在颅内病灶控制方面更具优势,且起效更快。临床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脑转移状态、不良反应谱及经济因素。

  据了解,布格替尼/布加替尼仿制药已在印度、孟加拉上市,孟加拉耀品国际制药的BIGANIB、老挝东盟制药的BEIGANI、孟加拉碧康制药的BRIGANIX、老挝联合制药的Briganie、老挝卢修斯制药的LuciBriga,如需购买,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  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达克替尼的皮肤毒性管理:从痤疮样皮疹到甲沟炎 下一篇:阿法替尼治疗罕见EGFR突变(如G719X、L861Q)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