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本文报道布格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数据,基于全球III期ALTA-1L临床试验结果,其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超70%,为该领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1. 脑转移现状与治疗挑战
ALK阳性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达55%,传统治疗手段因血脑屏障限制难以有效控制颅内病灶。患者一旦发生脑转移,中位生存期仅7个月,伴随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布格替尼的疗效数据
颅内ORR:ALTA-1L研究显示,布格替尼治疗基线脑转移患者的颅内ORR达78%,是克唑替尼组(26%)的3倍。J-ALTA研究进一步验证,布格替尼在亚洲人群中颅内完全缓解率高达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
颅内病灶控制:布格替尼组颅内病灶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27.9个月,克唑替尼组仅为9.2个月。基线脑转移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4个月,降低75%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长期生存获益:布格替尼一线治疗基线脑转移患者的4年总生存率(OS)达71%,显著高于克唑替尼组的44%,死亡风险降低57%。
3. 独特机制与结构优势
布格替尼的二甲基氧化磷(DMPO)结构强化了与ALK蛋白的结合力,并赋予药物良好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平衡,使其能够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在脑部组织中,布格替尼可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从而抑制脑转移病灶的生长。
4. 安全性与耐受性
布格替尼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多为轻度,3级以上不良反应以血液生化指标异常为主,如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26%)、脂肪酶升高(7%)。因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率为5%,显著低于部分同类药物。
5. 临床应用建议
一线治疗选择:对于基线伴脑转移的ALK阳性NSCLC患者,布格替尼可作为一线优选方案,其颅内疗效显著优于克唑替尼。
剂量优化:起始剂量为90 mg每日一次,耐受后可增至180 mg每日一次,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长期监测: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脑部影像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处理不良反应。
布格替尼凭借其卓越的颅内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成为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新选择,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据了解,布格替尼/布加替尼仿制药已在印度、孟加拉上市,孟加拉耀品国际制药的BIGANIB、老挝东盟制药的BEIGANI、孟加拉碧康制药的BRIGANIX、老挝联合制药的Briganie、老挝卢修斯制药的LuciBriga,如需购买,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 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