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泊洛妥珠单抗治疗R/R DLBCL:完全缓解率40%,生存期延长近3倍

  泊洛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是一种靶向CD79b的抗体偶联药物(ADC),通过微管抑制剂MMAE杀伤肿瘤细胞。2019年获FDA批准,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BR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

  疗效数据

  GO29365研究(II期)

  纳入80例不适合移植的R/R DLBCL患者,随机分为PBR组(泊洛妥珠单抗+BR)和BR组。

  完全缓解率(CR):PBR组为40%,BR组为17.5%(P=0.026)。

  中位总生存期(OS):PBR组为12.4个月,BR组为4.7个月(HR=0.42,P=0.002)。

  缓解持续时间(DOR):PBR组中位DOR为10.3个月,BR组为4.1个月。

  P-DRIVE研究(日本II期)

  35例R/R DLBCL患者接受PBR方案,CR率为34.3%,中位PFS为9.2个月。

  POLARIX研究(III期)

  在初治中高危DLBCL患者中,Pola-R-CHP方案(泊洛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泼尼松)的2年PFS率为76.7%,显著高于R-CHOP方案(70.2%,P=0.02)。

  安全性分析

  常见不良反应

  中性粒细胞减少(68%)、血小板减少(42%)、贫血(38%)、腹泻(35%)、周围神经病变(28%)。

  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与BR组(57.5%)相当。

  严重不良反应

  感染(21%)、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5%)、肺栓塞(3%)。

  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

  亚组分析

  老年患者(≥65岁)

  GO29365研究中,PBR组CR率为42%,中位OS为13.9个月,显著优于BR组(CR 18%,OS 6.7个月)。

  难治性患者

  对≥2线治疗失败的患者,PBR组CR率为36%,中位OS为10.1个月,而BR组仅为15%和3.8个月。

  临床应用建议

  剂量与疗程

  推荐剂量为1.8mg/kg,每21天静脉注射,联合BR方案共6个周期。

  不良反应管理

  中性粒细胞减少:预防性使用G-CSF(如聚乙二醇化非格司亭6mg)。

  周围神经病变:暂停泊洛妥珠单抗,症状缓解后以75%剂量重启。

  成本效益

  与传统挽救方案相比,PBR方案可减少27%的患者进入二线治疗,降低长期医疗成本。

  泊洛妥珠单抗联合BR方案显著提高R/R DLBCL患者的CR率和OS,尤其是老年和难治性患者。其安全性可控,不良反应可通过支持治疗管理,为不适合移植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愈希望。

  患者如需用药,可在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印度全球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卡马替尼治疗METex14跳跃突变NSCLC:客观缓解率近70% 下一篇:米利珠单抗 vs 乌司奴单抗:炎症性肠病治疗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