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晚期肝细胞癌(HCC)治疗领域,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方案凭借其突破性疗效,成为全球肿瘤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III期LEAP-002研究的全球数据及中国亚组分析,这一联合方案不仅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更在亚洲人群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全球数据:生存获益与安全性双突破
LEAP-002研究作为评估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比仑伐替尼单药一线治疗晚期HCC的全球多中心III期试验,共纳入1094例患者,其中中国亚组76例。截至2022年6月的中位随访32.1个月数据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mOS)达21.2个月,较单药组的19.0个月延长2.2个月(HR=0.840,P=0.0227),降低16%的死亡风险。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2个月,较单药组的8.0个月延长0.2个月(HR=0.867,P=0.0466),客观缓解率(ORR)从17.5%提升至26.1%,疾病控制率(DCR)达78.3%。
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未新增严重不良反应,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单药组相当(61.5% vs 56.7%),以高血压(24%)、蛋白尿(6%)和腹泻(6%)为主,通过剂量调整或对症支持可有效管理。
中国亚组:HBV相关肝癌的生存优势
中国晚期HCC患者中,HBV感染占比超80%,这类患者对传统治疗响应率较低。LEAP-002中国亚组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的mOS达32.3个月,较单药组的26.0个月延长6.3个月(HR=0.76,95% CI 0.50-1.17),这一数据显著优于全球人群(21.2 vs 19.0个月)。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HBV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25%(HR=0.75),与总人群趋势一致。
此外,中国亚组的ORR为30.3%,较单药组的20.3%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完全缓解(CR)率从1.4%升至4.1%。mPFS均为8.3个月,但联合治疗组的疾病进展风险降低14%(HR=0.86),且6个月和12个月PFS率分别提高8%和5%。
机制协同:靶向与免疫的“双剑合璧”
仑伐替尼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VEGFR1-3、FGFR1-4等通路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同时降低调节性T细胞(Tregs)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T细胞浸润。帕博利珠单抗作为PD-1抑制剂,可阻断PD-L1与PD-1的结合,恢复T细胞杀伤功能。二者联用形成“抗血管生成+免疫激活”的协同效应,尤其对HBV相关肝癌中高表达的PD-L1和VEGF具有双重抑制作用。
仑伐替尼仿制药已上市,孟加拉珠峰制药LENVAXEN、印度NATCO制药LENVAT、孟加拉碧康制药LENVANIX、老挝东盟制药LYVIONI、老挝第二药厂PHOLENVA、孟加拉耀品国际LANIB等,如需购买仑伐替尼仿制药,可登录www.ingpharma.com印度全球药房唯一官方中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