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伊曲莫德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通过阻断淋巴细胞再循环至肠道,显著减轻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肠道炎症。然而,其长期治疗中的淋巴细胞减少与感染风险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
淋巴细胞减少的机制与动态监测
伊曲莫德通过与S1P受体1、4、5结合,在淋巴结“筑起屏障”,阻止淋巴细胞迁移至肠道,这一机制直接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暂时性下降。全球Ⅲ期研究显示,约11%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但这一变化具有可逆性——停药后淋巴细胞水平通常在9-12周内恢复。长期安全性数据进一步表明,淋巴细胞减少的幅度与治疗时长无显著关联,4年随访中未观察到累积性淋巴细胞耗竭。
动态监测是管理淋巴细胞减少的关键。研究建议,治疗初期每3个月检测血常规,稳定期可延长至每6个月。对于淋巴细胞计数持续低于0.5×10⁹/L的患者,需评估感染风险并调整剂量。
感染风险:类型、发生率与防控策略
伊曲莫德的感染风险总体低于传统免疫抑制剂。4年安全性汇总研究纳入1196例患者,随访1619.5人年,结果显示严重感染发生率仅为1.02/100人年,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的4.67/100人年。带状疱疹是需警惕的特殊感染类型,但发生率(0.68/100人年)仍低于安慰剂组(1.66/100人年),且无患者因感染导致治疗中止。
感染防控需结合患者基线风险分层。对于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或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建议用药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治疗期间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必要时暂停用药并启动抗感染治疗。
长期安全性:心血管与眼部事件的低发生率
伊曲莫德对心血管和眼部的影响较小。4年数据显示,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2.5年汇总分析结果,房室传导阻滞和黄斑变性均属罕见事件(发生率<0.1%)。这与伊曲莫德对S1P受体3的高选择性有关——该受体与心率调节密切相关,而伊曲莫德对其亲和力极低,从而避免了早期S1P调节剂(如芬戈莫德)常见的心动过缓副作用。
如需购买伊曲莫德(Etrasimod),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 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