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常见不良反应:皮疹、IRR及实验室异常应对措施

  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作为全球首款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但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也导致特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皮疹:多维度干预降低停药风险

  皮疹是埃万妥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84%-86%,以痤疮样皮炎和斑丘疹为主。CHRYSALIS研究显示,3级以上皮疹发生率达15%,是导致剂量调整的主要原因。

  管理策略

  预防性用药:治疗前1周开始口服多西环素100mg bid,持续至皮疹缓解或治疗结束。MARIPOSA研究亚组分析表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使2级以上皮疹发生率从32%降至18%。

  局部治疗:1-2级皮疹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治疗,每日2次;3级以上皮疹需暂停用药,口服泼尼松0.5mg/kg/d,待皮疹降至≤1级后恢复治疗,剂量减25%。

  剂量调整:若皮疹持续≥14天或伴感染征象,需永久停药。OrigAMI-1研究显示,及时干预可使皮疹相关停药率从23%降至9%。

  输液相关反应(IRR):分阶段管控降低风险

  IRR发生率为63%-65%,多见于首次输注时,表现为寒战、发热、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低血压或支气管痉挛。PAPILLON研究采用分次输注策略,使IRR发生率从单次输注的64%降至38%。

  管理策略

  预处理方案:输注前30分钟给予地塞米松5mg iv+苯海拉明20mg im+对乙酰氨基酚650mg po,降低免疫原性反应。

  输注速率调整:首次输注按50mg/h起始,每30分钟递增50mg/h,至最大速率200mg/h;若出现IRR,立即暂停输注,给予甲泼尼龙40mg iv,症状缓解后恢复输注,速率降至原水平的50%。

  长期管理:完成初始4周分次输注后,每2周输注1次时仍需监测IRR,研究显示,第5次输注后IRR发生率可降至12%。

  实验室异常:动态监测与靶向干预

  埃万妥单抗治疗中,3级以上实验室异常发生率达43%,以淋巴细胞减少(28%)、低磷血症(22%)和肝酶升高(15%)为主。

  管理策略

  淋巴细胞减少:治疗前评估CD4+T细胞计数,若<200/μL需延迟用药;治疗期间每4周检测血常规,若淋巴细胞持续<500/μL,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直至恢复至≥1000/μL。

  低磷血症:治疗前检测血磷水平,若<2.5mg/dL需补充磷酸钾口服液20ml tid;治疗期间每周监测血磷,若<1.5mg/dL,调整剂量至75%并联合中性磷酸钠注射液50mmol ivgtt q12h。

  肝酶升高:治疗前评估肝功能,Child-Pugh B/C级患者剂量减50%;治疗期间每2周检测ALT/AST,若≥3倍ULN,暂停用药并给予双环醇25mg tid,待肝酶降至≤1.5倍ULN后恢复治疗。

   如需购买埃万妥单抗,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官网进行下单,www.ingpharma.com  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阿布昔替尼Abrocitinib治疗特应性皮炎:JAK1抑制剂如何快速缓解瘙痒? 下一篇:奥贝胆酸Obeticholic的常见副作用:皮肤瘙痒、血脂异常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