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在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中,达可替尼与奥希替尼作为第二代和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其疗效对比备受关注。本文基于ARCHER 1050、FLAURA等关键临床试验数据,对比达可替尼45mg每日一次(QD)与奥希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上的差异,并探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策略。
达可替尼45mg QD的PFS数据:ARCHER 1050的突破性结果
ARCHER 1050是一项全球多中心Ⅲ期试验,纳入452例EGFR外显子19缺失或21 L858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配至达可替尼45mg QD组(n=227)或吉非替尼250mg QD组(n=225)。结果显示:
达可替尼组中位PFS为14.7个月,显著优于吉非替尼组的9.2个月(HR=0.59,P<0.0001),降低41%疾病进展风险。
亚组分析:外显子19缺失患者PFS达18.1个月,L858R突变患者为15.9个月;无脑转移患者PFS为20.2个月,显著长于有脑转移患者的14.5个月。
剂量调整与疗效:85.6%患者因不良反应需减量至30mg或15mg,但减量后PFS未受影响,提示“减量不减效”特性。
奥希替尼的PFS数据:FLAURA研究的标杆地位
FLAURA试验对比奥希替尼80mg QD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结果显示:
奥希替尼组中位PFS为18.9个月,较一代TKI延长8.7个月(HR=0.46,P<0.0001),降低54%进展风险。
脑转移患者获益:基线脑转移患者中位PFS达15.2个月,显著优于一代TKI的9.6个月。
耐药机制:奥希替尼耐药后约50%患者检测到EGFR C797S突变,而达可替尼耐药后T790M突变占比40.9%。
PFS对比与临床选择
数值差异与统计学意义
达可替尼14.7个月 vs. 奥希替尼18.9个月,两者PFS差异显著(P<0.0001)。但需注意:
ARCHER 1050未纳入脑转移患者,而FLAURA中脑转移患者占比23%,可能影响结果可比性。
达可替尼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无脑转移患者PFS达20.2个月,提示其对特定人群的潜在优势。
剂量调整与耐受性
达可替尼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减量者达85.6%,而奥希替尼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34%,患者依从性更优。
后续治疗选择
达可替尼耐药后40.9%患者可转换为奥希替尼,而奥希替尼耐药后缺乏有效后线方案,需结合MET抑制剂等联合治疗。
精准分层下的个体化选择
达可替尼45mg QD:适用于无脑转移、追求高缓解率且能耐受剂量调整的患者,尤其在外显子19缺失亚组中PFS达18.1个月。
奥希替尼:作为脑转移患者的首选,其18.9个月的PFS和更优的安全性使其成为一线标准治疗。
达克替尼仿制药DACOCARE已在孟加拉上市,患者如需购买达克替尼仿制药DACOCARE,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ING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疑问,可咨询ING药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