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购物车 0

普拉曲沙 vs. 传统化疗:在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

  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的传统治疗以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为主,但中位生存期不足12个月。普拉曲沙通过特异性抑制还原型叶酸载体(RFC),在多项研究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疗效对比:客观缓解率与生存期突破

  单药疗效:PROPEL研究显示,普拉曲沙单药治疗R/R PTCL的ORR为27%,CR率10%,中位PFS 3.5个月,中位OS 14.5个月。相比之下,传统化疗方案(如GEMOX)的ORR仅10%-15%,中位OS 8-10个月。

  联合方案:Fol-CHOP研究(普拉曲沙30 mg/m²+CHOP)中,ORR达83.9%,CR率57.1%,中位PFS 7.2个月,中位OS 24.3个月。而CHOP方案联合依托泊苷(E-CHOP)的ORR为40%-50%,中位OS 12-18个月。

  亚型优势: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中,普拉曲沙单药ORR达35%,显著高于传统化疗的15%-20%。

  安全性对比:可控毒性 vs. 传统化疗的累积损伤

  血液学毒性:普拉曲沙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4%,低于CHOP方案的40%-50%;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41%)略高于CHOP(30%)。

  非血液学毒性:普拉曲沙的粘膜炎发生率(70%)高于传统化疗(10%-20%),但通过预防性措施可显著降低严重程度。传统化疗的脱发(80%-90%)、周围神经病变(30%-40%)在普拉曲沙治疗中极少见。

  长期耐受性:普拉曲沙的累积毒性(如肺毒性、肝纤维化)发生率<5%,而传统化疗的继发白血病风险达2%-5%。

  真实世界证据:创新应用拓展生存获益

  ASCT预处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钱文斌教授团队在ASCT预处理方案中加入普拉曲沙,使难治性ALK阴性ALCL患者达CR,且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缩短至D+9天和D+10天。

  CTCL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李登举教授团队在R/R CTCL中采用普拉曲沙+BV(维布妥昔单抗)方案,ORR达57%,疾病控制率85%,显著优于传统化疗的30%-40%。

  普拉曲沙通过精准的抗叶酸机制,在R/R PTCL治疗中实现了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其副作用管理需结合分级干预、预防性措施及多学科协作,而与传统化疗相比,普拉曲沙在ORR、CR率及生存期上均展现出显著优势。随着联合方案(如普拉曲沙+CHOP、普拉曲沙+BV)的探索,R/R PTCL的治疗正迈向“可治愈性慢性病”时代。

  如需购买普拉曲沙,可登录印度全球药房中文官网:www.ingpharma.com下单。www.ingpharma.com是印度全球药房的唯一官方中文网站,若有任何疑问,请咨询ING药房客服。

微信号:ingpharma2 (长按可复制)
上一篇:瑞维美尼:靶向KMT2A重排白血病的新型menin抑制剂 下一篇:卡帕塞替尼Truqap联合氟维司群:PIK3CA突变乳腺癌新选择